2005年4月28日

濕濕碎

結局是,到法庭坐了半小時多,法庭秘書宣佈,雙方律師因爭拗法律觀點,今天的審訊取消!多失望。原本預備了問法官大人,「預計案件會審多久呢﹖我教書,不可置學生不顧」啊! 今早睡至七時多才起床。久違了九時的城巿,被黑衣人填滿。巴士上靜悄悄的,天天坐這班公車的,都習慣堵車,都舉起報紙,都冷。 平日六時半的公車,是過海的地盤工人,是過境打高爾夫球的韓國女子,是接送兒子上學的母親,是教書的肥先生與兒子齊齊上學,但一個坐下層、一個坐上層。聽見上班女郎喚家裡的孩子起床上學,聽見同樣坐在車頭的父親致電剛回家的女兒。這個父親每天都看蘋果日報,地盤工人每天都讓我先下車。偶爾有人坐了我常在的位子,便知他是這班車的稀客。 今天,我成了另一班車的稀客。 *** 在報紙的一小角看到,陳偉業打算撤銷司法覆核釋法。雖云司法覆核或會進一步破壞香港的法治(信報語),法院如緊跟人大決議,變相判人大決議有效;如法院判決與人大相反,則在香港會掀起另一場風波。 平常不喜歡陳偉業,覺得他太衝動。但我期望他能繼續司法覆核,就讓衝擊來完善制度,讓法院作清晰的判決。 P.S.佛大姐︰已買了馬友友的CD,謝謝推介。

2005年4月27日

無聊

明天去做陪審團,告了一天假,YEAH YEAH。 不用上學。YEAH YEAH。 連備課的心情也沒有了。YEAH YEAH。

2005年4月25日

The Great Napoleon

The Great Napoleon. Posted by Hello 拿破倫在紙袋裡歇息。 小職員小心翼翼,把大將軍運送回家。 握著紙袋的左手特別沉重。 繞過LV,兜過GUCCI, 在兵廠默默與塵埃等待軍車。 回到小島,預備白色的小碟, 來不及滾一壺癮, 一口把拿破倫將軍吞到肚子裡。

2005年4月24日

書店風雲錄

BookShopBook. Posted by Hello 4月23日是世界閱讀日,5月則會舉行香港讀書月。 本港有關鼓勵閱讀的活動真鬼馬。有團體發起過千小學生齊集大聲朗讀,求打破同一時間最多人朗讀的世界紀錄,並以此激發孩子閱讀的興趣。而北京則在國家圖書館前草地舖放書藉,讓少女打扮成仙子在書叢輕舞,令人想起「書中自有顏如玉」云云。 我可以接受窗外路過的巴士聲,但如讀書時連古典音樂也接受不了,又如何讓過千人在耳畔發聲而激發閱讀樂趣! 讀書好,讀書好。咪高峯前的小朋友如是說。沒有良好的閱讀環境,又如何讀書呢﹖並非要白色牆壁半壺紅茶。都太物化了閱讀。 上週報章報導,繼紅葉書店全線倒閉後,旺角樂文亦因租金太貴而要暫時停業,直至另覓舖位為止。昨日的信報訪問了樂文負責人,她表示租金昂貴固然負擔不輕,書店終歸夠資金經續發圍。只是要聘請懂書的人打理書店則更困難。她指懂書的高學歷人士嫌薪金太低,多不願留在店子打工。 這幾年想找本適合閱合讀的書本也難。上述報道指有讀者慨嘆指近年二樓書店的文史哲類書藉大減,餘下的多是流行書藉。書店入的新書,不少以大堆頭圖畫吸引讀者購買,或重覆結集前人觀點,減低購買意慾。 看看自己的書架,近一、兩年買的都是作家的舊作(舊書都放在床底)。遠者有大江建三朗、三島由紀夫、卡爾維諾,近者則是陸鏗、李歐梵、也斯。有時連新書也不買了,隨手在書架翻存在主義和陳慧的小說,當新書看。 工作太忙,沒有興緻坐下細細閱讀。翻雜誌更快。每天早上在巴士上看的,都是幾天前未看完的副刊。 常懷疑那些書評人,如何看那麼多書﹖當閱讀變成工作,便又不是那回事了。 最近(指近幾個月!)在看(又未看完的)︰
  1. 田口久美子的「書店風雲錄」,講日本西武書店Libro的發巿經過,拜幾個星期前明報介紹在樂文又碰到而買的。
  2. 三島由紀夫的「潮騷」,講小島上身份不配的男女的愛情故事。
  3. 張欽南的「閱讀城巿」,如那些城巿你都懂,本書大可不看。

2005年4月21日

烽煙玩完?

Central this afternoon. I got on the wrong bus and took the wrong route.Posted by Hello 今天報載自風波裡的茶杯和政事有心人等烽煙節目玩完後,商台有關節目的收聽率大幅下跌5至6成。儘管港台早上的烽煙節目收聽率上升了25%,但明顯並非所有風波聽眾均自動過戶給港台。這是意料中事。 從這幅圖像看來,究竟我們需要怎樣的傳媒﹖我們又怎樣使用傳媒﹖ 如果鄭經翰和黃毓民代表「激進」、「片面」、「大聲夾惡」,施南生張楚勇李慧玲則是「理性」、「溫和」,為什麼我們竟要前者而離棄後者﹖過戶到香港電台的那兩成五又是什麼人﹖ 港台的節目我從不聽,因為聽過一、兩次後,覺得節奏很慢、也刺激不到思考,無法評論。「從晴朗的一天出發」只是聽過個多月便放棄了,上班時寧願聽音樂。「左右大局」也只偶然晚了下班時在巴士上聽,沒有了以往定時聽毓民的衝動。 不是不知大班毓民時有過火言論。但心態像看壹週刊一樣,明知內裡有些東西不對勁,自動過濾。收聽兩人節目是為了找新「輸入」(input)。商台兩個新節目,總令我想起做小記時的毛病︰問題問不準,明知被訪者帶自己游花園,苦無對策,唯有關掉收音機。「左右大局」似報紙八掛欄,還要忍受李小姐咬字不正,也選擇關機。 對自己來說,最簡單的解釋是資訊太多,無法辨認資訊的價值,需要較「激」的言論來「指點迷津」和刺激思維,聽完覺得好「high」,像自己置身事件其中,能夠搭上一、兩句咀。鄭經翰當然也有他的做目agenda,甚至超過做評論「咁簡單」。他接受今天明報訪問時便表示,如果他仍做「風波」,海洋皇宮欠薪事件便一早解決。他要利用「風波」來增加個人影響力,目的非常明顯。說不定調查報告也是他放的。 當年聽眾仍然追聽風波和政事有心人,就是有節目的吸引力。今天董建華下台了,「大事」化小又化無,聽眾無需input(如我),也無需發洩代言人。部份香港聽眾多年來習慣了瘋癲式烽煙節目,到現在「晴朗」和「左右」找不到共鳴。聽溫吞水的節目,倒不如在該時間帶轉投其他活動。 對商台來說,為什麼陶傑的節目會受歡迎呢﹖俞爭應該想想。 新聞︰http://hk.news.yahoo.com/050420/12/1brbr.html

2005年4月18日

睡前寫作練習︰妄想被迫害症

Mickey Posted by Hello 剪報︰ [南方日報2005年4月18日] 香港迪士尼竟然將香港與台灣稱為“國家”!正當深圳人民熱情地迎接米老鼠路演之際,香港迪士尼網站卻出現了不該有的“疏忽”。 昨日下午,有讀者反映,香港迪士尼網站將香港、台灣和中國一道都列為“國家”,供網友註冊會員時填寫“居住國家”一欄時選擇。記者聞訊後隨即登錄香港迪士尼網站(http://www.hongkongdisneyland.com/),點擊“會員區”後進入“會員註冊”的網頁,在“個人資料”一欄中設置有“居住國家”選項,而默認選項居然是“香港”!點開選項下拉功能表後,在敘利亞和塔吉克這兩個主權國家名稱之間,赫然就是“台灣”! 不少網友表示,香港迪士尼網站此舉將嚴重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有消息稱,香港迪士尼方面解釋說這是因為疏忽而導致的“錯誤”,將儘快更正。下午,記者按相關人士提供的電話號碼兩次致電香港迪士尼,詢問詳情,但無人接聽電話。截至記者發稿時,網站這個“錯誤”仍然存在,台灣與香港仍被標為“國家”。 *** 填寫網站資料的Template而已了罷。對一個國家造成莫大感情傷害的錯誤,在旁人看來只是茶餘飯後的笑料一則。架是自己掉的,如此愛國,根本不應迎接大美國的迪士尼來臨。今天破壞日資百貨,難保明天不會抵制迪士尼。我又怎能相信示威時會擲雞蛋的人呢﹖ 梁文道在今天的都巿日報提到坊間討論反日本軍國主義的輿論二分,將日本分為少數的右翼和廣大的愛好和平的日本民眾。 他說︰「…「廣大的」日本國民確實愛好和平。可是這種和平主義不必然導致日本國民普遍承認日本的戰爭責任,也不必然使得日本國民反對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為甚麼? 因為這種對和平的愛好從一開始就不是來自對於戰爭罪惡的反省,而是來自戰爭期間無數家庭喪夫喪子的悲哀,來自被美軍空襲導致的平民死傷,來自長崎廣島被原子彈摧毀的獨特經驗。所以有一些日本左翼學者指出這種普遍深植於日本百姓心目中的和平主義,其實欠缺批判自省的深度。」 普遍上日本人是無知的。特別是時下一代,生長在受保護的環境,加上大和民族性喜避免正面衝突、跟著大隊走,大都缺乏獨立思考判斷力,對問題抱一種幼稚簡單的思維。日本對和平的見解也是簡單的無知。 到過廣島原爆紀念館的人便清楚,展館的出發點,正正梁文道說的「對於戰爭罪惡的反省,是來自戰爭期間無數家庭喪夫喪子的悲哀」,美化戰爭的哀愁,從而建立所謂擁抱「和平」,實是出於狹隘的普世價值,忽略對自身罪行的反思。 睡覺去。

2005年4月16日

十元

$10. Posted by Hello 早上乘巴士,慣性坐在前排窗口位。椅上竟放著一個十元。 十元啊! 不是一亳兩亳。 我將它放在窗前。應該怎樣處理﹖ 拿給司機叔叔,叔叔會把它私自吞掉。 拿給乞丐﹖早上七時的銅鑼灣沒有乞丐啊。 我不想把它帶在身邊。經常想起小學時聽到的故事。 貪心的小朋友在街上向某君以四分一分錢買了一個看來十分貴重的瓶子。原來瓶內載著一個精靈。精靈會跟著瓶子的主人,直至主人把瓶以更低價錢售給另一個人。 可是一元、五角、半分、四分一分後,就沒有更低的價錢了!怎麼辦﹖小朋友急極了。他可不想被精靈纏擾啊。 Miss Lee也急極了,因為她忘記了故事的的結局。只好看著那十元,仍然躺在巴士上看風景。

2005年4月14日

逃兵寫傳媒

最近有blog(港燦日不落Over the Rainbow等)的內文及留言,指傳媒在報導如內地反日潮和榆林書局拒絕擺放同性戀刊物裡,將焦點放在各方衝突的暴力上,而忽略討論事件背後深層的社會意義和成因。 新聞第一課便教「沒有客觀的新聞」,記者因應本身的認知、學養、報館的取向等選取角度撰寫稿件。基於有限的資源,諸如採訪時間、人手安排、報紙版位,往往只能選取新聞某一切入點報導,而無法全面報導及探討事情的來龍去脈。這可以是被動的、也可以是主動的結果。 姑勿論記者是否有所需素養多角度探討新聞,但現實是在報館大幅削減資源下,每名記者每天要擔當的工作也相當「全面」。上至出席當天記者會,追訪每天放出去的新聞魚餌,到晚上又收到什麼突發新聞要追趕跑,交稿死線迫在眼前,最負責任的也只能將稿件仔細翻閱再翻閱才附印,卻談不上深層追蹤。縱使在往後可繼續追訪,但一來每天工仍會排山倒海而來,報館沒有多餘人手讓記者長期追訪新聞專題。香港人的記憶亦出名短暫,耐性亦差,除非事情有爆炸性發展,否則只會被在報章一角。 更令人慨嘆的是主管們的取向。我十分感激當年當小記時的組長潘,是她教曉我做事要有耐心、要仔細。我沒有讓她對我能有任何寄望,但她教會我工作應有的態度。不過坊間的自命知識份子報,聽聞來的主管素質、目光、識見,可以十分聳人聽聞。對我來說,能認認真真看新聞,想想如何做好新聞,是脫離記者行列以後,能花時間看書和思考的結果。是資質問題,更多是時間和身心健康的原因。 舉例看看近年各報章的新聞圖片,漸漸沒有「角度」可言。攝記朋友前兩年已投訴說是每天工作量過多,每則新聞只有不足半小時,甚至只有十多十五分鐘拍攝,又如何捕捉神韻拍攝精彩照片﹖近一年的壹週刊已鮮見報導社會角落的新奇事,文章似雞肋,不多不少也因為傳媒的割喉競爭,令週刊不得不將未成熟的稿件出街,甚至穿鑿附會做頭條。新聞質素的高低,是巿民的閱報需要和報館素質的循環。 由逃兵寫傳媒是欠公信力的。草草收場,繼續備課。 (今晚睇唔到電視啊…唉。)

2005年4月13日

問答

民建聯在學校附近擺攤位,叫人簽名抗日。學生對我沒有簽名表示詫異︰「這是公民力量!」上課用心,乖。社會最近情緒太多。正如在遊行隊伍中喊叫口號,並不是我杯茶。況且我不喜歡民建聯,其實民主黨攪簽名我也不會走過去。 中國政府在這半年多一年來,對日本總是忍氣吞聲,我都忍很久了。上週六北京的朋友一大早便接到當地朋友的電話報告,指中關村有大型示威,氣氛十分緊張。政府則趁民間發起大型運動,又本著讓人民出口氣、避免長遠在社會積聚過多怨氣為原則,放羊般由他們巡回一周。之後報紙繼續不報導,網站繼續封殺,一切歸於原位。 每當在電視看到同胞們向日本牌子的廣告和商店擲水樽、與公安推撞,我會留意這班人口角會否掛著微笑。他們的亢奮特別令人發毛,令人想起很多往事。「這不是理性的公民社會。」我答。公民社會的條件未完全在這件事上反映出來。 (不過自從去年俞爭大講理性做節目,「在情朗的一天出發」後,我常覺得大談理性會讓人訕笑。) 週日有線的早上新聞報導,一間在法國的法語學校倒閉,不少中國留學生受影響。報導指學校收取便宜學費,更漠視留法學生需上八成課的規定,濫發讀書簽証予學生,讓他們打黑巿工。 同樣的新聞在日本常有發生。像在中野,特別多中國學生聚集,不負責任的學校亦特別多,去年新聞便報導中野多間日語學校倒閉。 中國人又係咁。我每次都這樣想。看到亢奮的情緒、極端的思緒,走精面、貪便宜,遇事時豎起毛孔,發一兩篇「措詞強硬」的聲明,然後指自己取得極大的外交成果。可看看錢其琛的「外交十記」,前年在大陸被捧上天。隱惡揚善。真不知中國人要往哪裡去。 偶拾︰ 一返學,晚晚趕教材,又要趕睇大長今,好忙 ~

2005年4月11日

是日窩心

千名娛樂場所從業員,抗議政府計劃在室內全面禁煙,集體到僱員再培訓局領取課程申請表,表達擔心因禁煙導致客人流失而失業。不論失業與否,此為近年本地較有趣的抗議手法。比阿牛在七一拿著「葉劉頭」幽默,也比送請願信和叫口號更積極。 在賓賓也遊行、傳媒嗜血的香港,只是燒燒紙、抬棺材、叫口號,除非再有五十萬人遊行,否則難以吸引傳媒的目光。可惜食肆禁煙的題材不吸引,無線將新聞放得較好,無可厚非。 *** 上星期教初中希臘哲學,提起philosophy即 ‘love for knowledge’,又問有無女同學叫Sophie 或 Sophia(智慧),再推介同學看 ‘Sophie’s World’。小男生今天過來告訴Miss Lee,週末立刻用零用錢買了本來看。好悶啊~他說,原來屋企有一本,又不知道原來有中文版。我用自己的零用錢買的啊~他說。 同學,十分欣賞你積極進取。慢慢來吧,這本書,當年我中七才看!

2005年4月9日

今期流行,蹩腳英文

PoSinShingKee Posted by Hello 工程公司寄往本屋苑的維修工程通知書英文版。網上找不到此公司的背景,但相信能承接本屋苑的煤氣工程,一定不會是小公司。如推測無誤,又何以能寄發以如此語文書寫的通知書﹖ *** 信報葉孤城是日語錄︰香港人話,PhD即'Permanent Head Damage',MBA者,'Menatally Below Average' 也,BT曾即Bad Taste曾。香港人近日則似足Tina,'there is no alternative' ,釋法是被迫也。

2005年4月7日

答街坊騙BLOG記 – 理所當然

近年已不主動看令自己辛苦的電影,無論是鬼片或苦情戲。「楢山節孝」本是日本的傳說,也是齣很簡單的倫理片,特別喜歡舞台劇推軌式過場手法,簡單古老,卻很有動感。 傷感戲中人,因為貧窮,漸漸形成風俗,覺得將家中的老人丟棄上山是理所當然。老二未入門的情人,一邊在人家裡大吃大喝,雖也不過是一鍋水煮豆,一邊在飯灶前眉飛色舞談自己公公上山的事。當小社會的意識形態默許不公義,當之是理所當然,是非黑白不分,甚或編造原因藉口美化行為,糧食不夠必須犧牲撫養自己成人的父母,這與與丟棄至親行為本身是同等的不義。 長子在與母親最後的路上,不斷與母親說話,母親卻沒有回應,只招招手叫兒子繼續前行。長子留下母親在山頂,山上飄起雪來。長子回頭,只見母親在誦經,豁然面對死亡。未能釋懷的是長子,在回家路上見到另一個村民將老父背上山,老父反抗,爭執間村民將父親推下山。長子見狀出手,把這個戲中扮演不孝子角色的村民也推下山去。 是想為自己開脫吧。但其實長子沒有任何改變現狀的方法,甚至他可能認同現狀。母親在中段把健康的牙齒撞碎,滿口鮮血的走到正舉行的祭禮場地,把村民嚇過半死,長子急急把她抱回家,我覺得滿口孝義的長子不多不少也為這個樣子的母親感到羞愧吧。戲末長子與同齡的妻子向著楢山說,到七十歲的時候,我們也會齊齊上山吧。 行文至此,想起近日釋法的事。學生問,如果新特首做餘下任期,就能跟足原本選委會的工作時間表,這也是立法原意嘛,說得理所當然。這就是社會默許的危險。法治、立法原意、選委會的工作時間表如何取捨﹖這個立法原意是如何訂出來的﹖根據什麼指標取捨﹖今天報紙報導曾蔭權解釋釋法,常說「以香港人的利益出發」,用迫切性及憲制危機等字眼包裝是次釋法。什麼是「香港人的利益」﹖誰又如何界定﹖不是不信報紙指香港人覺得二年五年也無所謂,坊間反應亦十分冷淡,但更相信如媒介以法治的重要性為出發點討論事件,社會的氣氛與焦點亦會不同。 其實我係開電腦做功課,哦,攪成咁。 偶拾︰ 1. 「楢山節孝」真係苦過DD呢。看到一半已不想看,並聽到四周開塑膠紙巾袋的SAP SAP 聲。我前面個男仔到中場已在索眼淚了。 2. 是日,27度。港大門前,美少女已穿上一字膊上衣。眼怨。

2005年4月5日

CoffeeJikou. Posted by Hello 坐電車到中環轉船看東京荒川都電車帶人遊舊東京。 叮叮。 「東京物語」原節子帶兩老遊戰後東京,從高處看到滿街的高樓大廈不禁嘩然。「珈琲時光」卻反之讓觀眾看東京舊區風貌,中央線與山手線尤如毛蟲起落在石屎之間。御茶之水、鬼子母神、洗足池等車站名字神韻憂憂訴說一個時代的故事。神保町古老的咖啡店,由老待應代代相傳,木製的咖啡桌,可以溫存一個下午。 對,我是看上「珈琲」二字才留意到電影簡介的。 每當聽到中央線的音樂及女聲緩緩讀出車站名,心中會湧出溫暖的生活感。有衝動晚上找找朋友在東京拍的短片,重溫那段JR歲月。又之所以有一段日子喜歡聽903晚上那個崇日潮流節目,因為節目會播中央線的女聲錄音,縱使主持人的咬字、說話速度與內容十分「難頂」。 現實 -- 電車駛過灣仔,押店已被棚架團團圍住,巿區重建局的標語大刺刺印在圍板上。 渡輪駛出中環,打樁船停泊在與會展新翼相等的距離,作好填海的準備。 巿區一定要重建嗎﹖在香港說要保留整個舊區更是天荒夜談,準會給人說多事。 *** 偶拾︰ 散場後在門外遇見朋友。他說坐在他隔鄰許鞍華大導睡著了。我也睡過一會︰每個鏡頭維持10秒以上,途中睡2、3秒也不會錯很多吧 :-P 。 珈琲時光網址︰ http://www.coffeejikou.com

2005年4月3日

下午印象

Source: Hong Kong Art Museum Posted by Hello 香港怎麼也不是辦印象派畫展的理想地方。我們對藝術的理想和追求停留在表面層次。觀看名畫與擁有名牌的分別不大,反正是次LV和Dior也有贊助是次在香港舉行的法國印象派畫展。 老婆對人家的老公說︰「老公,行遠點看,留心中間。」 我當然以職業八婆的姿態留心學習,但總看不見畫中端倪。 「呢,中間有棵白楊樹,要遠看才漂亮。」 啊。滴汗。 賞畫沿途除了不停有人頭在我前面經過,也不停有人告訴我畫內有馬、有人、有帽、有山。真固獲益良多。 畫展入口擺放的是被吹捧的「吹短笛的男孩」。人頭湧湧,人聲鼎沸。慢慢深入展館,聲音慢漸漸細下來,心境也平靜了。 其實同樣的情況在東京也經歷過。與日本師奶齊齊趁墟看Marc Chagall,在那個會飛的吻前一起依依呵呵;在Orangerie展圍在盧梭的森林中探頭探腦。那個環境不比香港藝術館安靜多少。我也沒有更了解西洋藝術,多本畫冊安然躺在書架上。 較在北京的藝術館可以肆意拍照,香港的保安確實嚴密多了。那些紅外線感應器此起彼落互相呼應,比眼前浮動的頭顱更煩厭。 當然,最安靜的睡蓮印像在上野被日本人重金禮聘安息著。 藝術本不應只為富人服務。終能脫離宮廷走向現代,其實那些「人啊!」「帽啊!」「馬啊!」是吾等凡人平實真切的評語。 ********** 偶拾︰ 1. 已經臨近尾聲才去湊熱鬧,人還是那麼多。個半小時參觀完畢售票處更圈了圈蛇餅。 2. 有參觀者是會認真測試紅外線感應器的功能的。梳清湯掛面裝操普通話賞畫專家口吻的伯伯,在每幅畫前都低頭眼望地下將頭由右至左再由左至右掃橫一輪才開始賞畫,成功證明那紅外線是很敏感的。 3. 導賞耳機的兒童版是很有趣兼老土的︰「我地而家穿越時光隧道啦!」「我地掉進時間黑洞啦!救命啊!」「莫奈在自己的花園興建了睡蓮池,真偉大啊!」 4. 既然黃永玉的八十藝展已完結,藝術博物館應有更多空間來擺放法國的畫作,無謂讓廿個人頭擠在畫前。事實上莫奈兩幅魯昂大教堂擺放空間十足,為何其他畫作如此侷促﹖ 5. 下場到太空館看「楢山節孝」,苦過DD。真係攞黎賤。

2005年4月1日

大霧迷離

Mist at the Peak. Posted by Hello 四月冷天,山頂大霧迷離。 難得Miss Lee愚人節真係被人當愚人,山頂慢步個半小時,手都凍紅晒。 山頂空無一人,只傳來遠處城巿的打摏聲和輪船的汽笛聲,又係幾安寧既。

精英大師威,即係我地威啦

Silent Witness Posted by Hello 李老師不賭馬唔識馬唔知咩係三穿七,但很喜歡精英大師預備16年勝打破世界紀錄電視廣告最後那個馬仔樣,背景是顏色鮮明的馬場,馬仔傻更更地站在鏡頭前搖尾,很modern. 跑馬仔威,即係威啦。在外國(鄉郊),香港人受到老外尊重,即係威啦。賭錢贏,即係威啦。曾蔭權跑贏特首戰,即係威啦。炒賣至富,即係威啦。威威,地道的香港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