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14日

續上回 - 專欄

續上文,香港仔人說到報章的剩餘價值,我想到報章人的自我中心,不知網絡世間是何物。我的理由是天星事件時,有記者致電來找某人,我們給他轉介另一位仁兄,記者竟不知仁兄是何方神聖。那刻我彈了一句︰「吓,佢響BLOG界都好出名喎。」

我們活在現實但網絡世界也組成了這個現實。這個情形叫我不禁假設傳統媒介中人仍活在某個他們長期建立的圈子內,對外部形勢掌握欲迎還拒,仍逗留在將網誌抄抄考考或只是從中獲取新聞線索的層次(例如有報章最近從吳偉明的知日部屋獲取有關元朗解體彈珠機工場的新聞,但其實好似已經係舊聞啦)。但如何將網絡資訊轉化成掌握大氣候的工具,看來港記仍需多費工夫。

這是網絡與傳統媒體,以中心與邊緣形式在相對著的表現吧。

某天主管跟我談到外國政團如何利用BLOG來為自己的團隊製造聲音,我回應指這在香港行不通。我覺得利用BLOG來議事論事的香港BLOGGER仍屬少數人的玩意,亦未凝聚到足夠的網絡力量來翻雲覆雨。有些人或許會說天星事件是一例吧,可是從網絡組織而到天星的,對我來說主要是網絡某圈子裡活躍的人。當然會有一些因網絡消息發放而來的巿民,但對於是否以一種網絡旋風形式掀起全網/全民熱潮(2003年七一遊行又算不算呢﹖),抑或根本是行動了然後傳統媒體報道而招來巿民的支持,我說不準。或許有出席天星聚會的人可補充,也或許與天星事件的本質與具爭議性的行動手法有關。

所以對我來說,傳統媒體的剩餘價值,在於(A)它是我工作的一部份(B)香港各類運動靠網上發起的條件未臻成熟,這不在於香港人不用網,而是在於用網的目的和形式。因此,傳統媒體仍能發揮「攪風攪雨」製造全民效應的功能。

例如看特首候選人梁袋巾的BLOG,頁面資料顯示累積回應只有不足300個,似乎利用BLOG作資料與情感發放多於用來與選民溝通。當然互動是兩個人的事,相信袋巾的支持者若更積極利用BLOG與袋巾溝通,袋巾團隊無理由不更積極以此作平台加強己方的聲勢。相反,主管提到法國總統的女候選人,在BLOG上招請巿民提意見,再將得到最多回應的意見轉化成候選政綱,此舉大大活化了互聯網作為與巿民互動溝通的平台,讓巿民知道他們的聲音是有聽眾和價值的。

順手想想藏鏡人燕窩也感受到現在的報章專欄不好看,其實我自從開泊以來,見到香港原來這麼多在傳統媒體上遇不到的好寫手,就放棄了以寫作搵食的念頭。報章老總記者們有他們自己的世界,我們努力繼續開辟自己的天地吧。

4 則留言:

  1. 當你看到蘋果及明報的網上版本,連一個基本的討論區也不能做好,便明白如何脫節。好多錢唔識去賺。

    回覆刪除
  2. 我覺得, 傳統媒體有它局限......也有它的'吸引力', 一種權力/被看見的誘惑。對一些人來說, 傳統媒體的曝光還是繼續讓她/他感覺良好, 所以很多媒體上的名人都不會搞/搞好自己的 blog..... why bother?

    回覆刪除
  3. 開專欄要講江湖地位, 交情, 不一定是最好那一批人; 而且天天要爬滿一個方塊, 是天天啊, 質素自然沒有不定期又能暢所欲言的泊那麼穩定了

    至於那位記者, 相信只是少數, 因我身邊許多傳媒人和副刊人本身都是泊客, 何況現在那麼多報館在網上挖新聞呢; 又或者他/她腦子裡expect你講真人名, 而你講了一個泊客的化名, 令他/她一時回不過神來吧

    學海無涯, 他/她勇於發問是好事啊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