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1日

開學日

開學

學生適應我,我適應學生。街上很多學生,天氣特別燥熱,天天又要早起。

破案

李明逵說話真是一矢中的。警方偵破賢仔案,他出來說曾蔭權給他發電郵稱讚警隊立功,並指案件受到社會高度關注,是今次破案的關鍵因素。先前曾蔭權一句「人神共憤」再上傳媒迫逼,警方不得不加大力度偵案件。

想起賢仔被斬後給送進醫院時,有一個媽媽特意來醫院為賢仔祈禱。她中七的兒子在今年高考前騎單車,被人從背後斬了一刀死了,至今仍未破案。

如果大家當日也能多關心這個中七生,案件或許能早日偵破。

但事實是「一日新聞」實在太多。被斬、不小心橫過馬路、跳樓、吃錯東西、殺夫殺妻又自殺,一兩攤血再加悲天閔人的身世,會在小人物的平凡生活裡起一圈圈漣漪。免費的新聞對消費者卻只能是巴士上地鐵裡餐桌上的即時消費,閱讀後最有益的貢獻是送到再造紙廠。

但沒有人會再關心事件裡的主角。他的生活好嗎﹖相片名字家庭背景給抖出來,有受到白眼嗎﹖抑或見工時老闆拿著他的個人履歷,搔搔頭,這個人跟名字很熟啊,在哪裡聽過見過呢﹖資訊變得很無謂,當事人收在抽屉衣櫃的發黃報紙,記載當天的神經跳動,卻再也不敢翻開。

6 則留言:

  1. 我真係覺得,衰d講,海嘯、賢仔比斬、陳健康、唔知咩,對大部份人黎講,全部都係 類感性消費﹕大家睇完,表現左同情心/道德批判等等之後,就會feel good,之後心安理德,繼續過自己既好日子。

    件事入面有咩值得做既深入討論/理解,就多數人都唔理架囉。

    所以,資訊,始終都只係資訊囉。

    回覆刪除
  2. 我真係覺得,衰d講,海嘯、賢仔比斬、陳健康、唔知咩,對大部份人黎講,全部都係感性消費﹕大家睇完,表現左同情心/道德批判等等之後,就會feel good,之後心安理德,繼續過自己既好日子。

    但係對陳慧琳同車淑梅黎講,these are marketing !

    所以,資訊,始終都係商品囉。

    曾慶紅應唔會去探賢仔卦。

    回覆刪除
  3. 賢仔老豆發達 lor, 咁多捐款, 從此打跛腳唔使做. 日日賭波玩女度日.

    回覆刪除
  4. Miss Lee, confirm 你一次, 你的學校是不是"真"字行頭? 如果是的話就是了, 我認識的小朋有的姓氏有點特別, 男, 插中二, 四眼.

    回覆刪除
  5. 資訊作為商品仲要比我地搾取情感,同迪士尼的情感勞工無分別。這是一個全面主題化的社會,資訊被分門別類納入不同卻又已被設定的框架中。會不會有一天到劇本的某點、輪到傳媒揭賢仔在學校的衰野﹖

    醫生,在下就是小朋友的瘋癲班主任!請多指教,及多說兩句好話…話時話,睇日佢唔交功課向你追討得唔得﹖哈哈。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