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9月4日

汲取教訓?

學校正籌備組織學生會。當年在學生會學到的,是坐下來慢慢商討活動的每個細節,與同伴執拗各種可能性,預防突發事件,以及賽後檢討活動成效。 而當颶風吹襲美國,位處天災高危地帶的日本則從別人的慘痛教訓汲取經驗,試想一旦發生同類的風災水災日本應如何應對。 反觀香港從禽流感到豬鏈球到孔雀石綠,讓危機一個翻一個,還要是同類型的可預防的問題。不見得當豬鏈球菌或淡水孔雀石綠爆發時,有人立即召開會議,全盤檢討所有輸港食物的進口制度及質量,卻待食物炸彈逐個自我引爆。 當然,如我們相信危機是傳媒製造,今天我們的恐懼已由孔雀石綠取代豬鏈球菌,而越南的每一則禽流感淪為新聞一角時,對政府而言沒有什麼危機可言。 洪清田在星期日明報專欄提到,從前港英處理突發事件,必先將問題從時空中切割出來,緊急集中處理。決策者需知道每個決策都要付出代價,代價要向政府內內外外講清楚,不能由一個人「包起」危機和「概括承受」一切後果。而事後要「埋單計數」,清理責任和總結經驗。 這與從前我在學生會學的程序差別不會很大,但政府處事竟不比一個學生會成熟。 派米事件是另一例。單是今年多場派米騷,在有跌死阿婆事件前已試過有長者輪米時受傷或昏倒。待出事後何志平才出來指應尋求長遠解決方法。 但政府看到的似乎只是派米的秩序問題,集中在非黑即白式的維持現時派米法、停辦派米與改以其他方式派米的方法論。派米始終是民間習俗,我始終不認為政府應為此投放大量資源監控派米程序,否則只會變成另一種官僚制度規限扭曲文化原意的慘劇。更因部份派米者根本不負責任,如福德古廟的理事指阿婆「死了也不關我們事」,政府不應為此費神,解決方法應集中著眼最低干預。 正如一些輿論所言,更深層的心態文化,為何長者要大排長龍,是生理需要還是心理需要,我們可如何對應兩種不同的需要﹖兩種需要可否分別打倒 / 滿足﹖卻沒有人願意好好坐下商討。 相信整件派米檢討事件與賢仔被斬沒有分別。不見血,無輿論,沒有人理會。 「不知所謂」是我近期的口頭禪。工作上如是,社會也如是。

5 則留言:

  1. 祈求 ( 甚至樂見 ) 別的危機出現,使另一政策局長變成頭條焦點,而我局就把之前的危機淡化,令大眾由我局轉移視線,是特區政府的基本施政觀念。

    例如往迪士尼的交通混亂繼續混亂下去,和這數日派米的秩序,大眾的焦點就由周一獲轉移到眼科醫生和冬冬去,一獲就不用每周一獲了。

    中秋前,大家又高高興興買魚做節,一獲又可把 1st priority 放回醫療融資上。廣東有多少魚塘,who cares ?

    不轉製造危機,盡量使危機事不關己,自己和自己隱藏的危機就無人理了。

    回覆刪除
  2. 下面既,我係某個討論區入面打既。
    今晚得閒,係我個邊講呀下。
    *****
    ....
    ....
    不過,即係好似保良局東華籌款咁,背後既利益關係,又有幾多人有興趣了解﹖

    又當然,唔講佢地派米背後既動機,咁真係唔可以唔理 派米 (特別係某些節日)其實係一個儀式;你叫佢地方便老人家扲米而改過儀式,後面會涉及幾多價值﹖

    (拿拿拿,老人家扲米慘,咁長州「太平清照」我更加覺得應該係 虐待兒童 既一種囉。當然,鬧派米有問題既人,又可能好鐘意睇人虐兒架喎~)
    ........
    .......
    嗯﹖
    我冇話贊成而家個派米方式喎。

    我淨係想講,大家提議用義工用咩上門派米,衣種係純粹由安全既角度出發 (扮野d,就係由理性管理既角度喇)。咁點解要好似而家咁派米,佢地背後有咩理由,我地係米完全唔駛理﹖

    同埋,大家都將 輪米既亞婆 約化為 貪小便宜。咁入面,其實有冇人係因為個宗教原因而去排﹖如果真係有人因為宗教問題而輪米,我地駛唔駛考慮佢地﹖

    又當然,同意你講既,宗教儀式都可以改。不過,出衣個post,就係因為咁多個post,都冇人由衣個角度睇派米問題囉。
    ....
    .....
    ...

    回覆刪除
  3. 政府思維係唔好揹鍋,最好咩都唔做。無論咩原因去論米都好,結果亂,咁咪安排做好d。你點去量化佢背後咩原因去派米攞米﹖雖然我知今日有團體做左調查,6成長者係因為貧窮所以輪米。如果係d黑幫專登要混亂做勢無人性我真係無野講。但如果係事前準備不足,思考唔得仔細無心理準備後勤支援,呢個係全香港由政府到政團到小團體(甚至到學校!)既通病。成班人都唔係做野既,推得就得卸得就卸。有病!

    回覆刪除
  4.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5. 不能排除有公公、婆婆真係以宗教原因輪米。但如果將之與搶包山或飄色等活動作類比的話,似乎不太恰當。搶包山或飄色,都是地區性極濃厚的宗教儀式,參與其中的多為當地村民,相對來說都知道儀式所為何事,對舉辦活動的組織也相對熟悉。但鬼節派米則是跨區的(宗教)活動,參與輪米的民眾裡,是否真的有很多人都明白活動背後的宗教意義,又這些人是否對派米的組織有所認識,這些都很難論斷。不是說不能從宗教的意義去看輪米活動,而是應該問到底這些活動的宗教意義有多大。如果活動的宗教意義不大,多數參與者都是因為貧困或其他問題而參與其中的話,這就不能夠以宗教的理由,來回避輪米活動所帶來的問題。個人認為,應該從社會問題的角度去看輪米活動,如貧窮問題、老年人問題等等.....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