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29日
好狗年
2006年1月27日
吉
2006年1月26日
路上還有英雄嗎﹖
2006年1月24日
似是而非?
2006年1月22日
Gloomy Sunday
2006年1月19日
家醜
2006年1月18日
2006年1月17日
雜談
(圖片來源︰明報,2006-1-17,攝記︰曾國宗)
原以為是「災難十週年」之類的悼念儀式,卻是一宗交通意外裡親友路祭的相片。一向都揭過交通意外的新聞,就算全版報道什麼死亡彎位也如是。今天女子的神情,吸引我繼續閱讀,死者竟是著名髮型屋股東的報道。 大家只要一份正正常常的報紙,毋須血流成河,整個報道都是爛銅爛鐵,更沒有一般路祭照片般溪錢飛掦。這樣已經很令人感動。 *** 今日明報報道打劫中醫的名校生提堂,法官對被告朋友撰寫的求情信搖搖頭,自言不明白‘he shows the very true me’原來指「他表現真我」。相信名校英文科教師有排頭痕。 名校生,英語環境和家庭背境大概也沒有什麼好抵賴。如果真的要怪英文老師,不如想想另一些原因。學生不夠努力,什麼看電影也不看英語要看廣東話版,社會風氣如是,我們都知道了嘛。 剔除勤學的理由,相信有些人的語感比人強。小時候李太每晚都逼迫我看英文故事書和查字典時,她常慨嘆無論自己多努力,記熟生字怎麼串,就是唸不出標準的讀音。 小時候學英語,一切都來得太自然太輕易,以為自己係天才。自己最近在學第三種外語,一把年紀,學吹D打,由零開始,背字母、記一套完全不同的數字讀音,好折墮。 自小學語言至今,都未有過的折墮感。
不過學了第二種外語好多年了,積聚了經驗自然告訴我這次應怎樣學怎樣記上課時提什麼問題,;初上手感覺還可以,希望能持之以恆。我總沒有好好利用自己的天賦,浪費光陰。 自從大學後,英語能力每況愈下,詞彙掌握「得人驚」;第二種外語的文法也永遠學不好,聽明白也說不了,我歸咎自己懶惰。中文也是爛得可以,李太成日話,「你d文筆好普通姐」,心傷。 小朋友,學習是不可懶惰的啊。 *** 不知張文光跟范椒在那風波之後見過面沒有,通過電話打招呼講聲「我地做野啦~」總有吧。教協與范椒對著幹,范椒昨日與另一親建制組織教聯見面,放風基準試未達標老師有得傾。教聯見范椒,有功課交,也為週日的教師遊行降溫,大家happy。
2006年1月15日
靚妹仔與卡拉OK
2006年1月11日
解決方法
「公信力是一份報章的靈魂,久經戰陣、身邊軍師無數的李澤楷,當然不會看漏這一點。此外,若李澤楷等成功洽購《信報》,根據現行《廣播條例》規定,落實此事還要過一關,因為李澤楷是擁有寬頻電視now.com牌照的電盈的主要股東,所以不能同時持有任何報刊權益,惟電盈可在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批准下,經營跨媒體業務。正因如此,知情者透露,李澤楷等正為股權易手後的《信報》構思一個新架構,把擁有權和管理權分開。日常的管理工作會交給一個成員包括多位知名人士的管理委員會負責。 據了解,李澤楷希望上述構思可以解決外界對他入主《信報》後的猜疑,重建報紙公信力,以及藉此說服行政長官及行政會議同意他同時擁有跨媒體業務。如今關鍵問題是這個管理委員會的成員由誰出任。消息人士透露,委員會主席的一個可能人選是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不過本報昨晚未能就此事向陳太或李澤楷求證。」上至做特首,下至辦報都靠要陳太擺平,怪不得陶傑早前叫她觀音,我想還要是千手那種。香江沒有人才出,找多幾個有公信力的人也這般困難。擔任公職是建立個人魅力的捷徑,但人才見到如此政府不願放棄貞節投身大染缸,又那來打滾政治圈的經驗。權力打手又缺乏觀眾緣,整個社會缺乏有經驗有能力的「香港良心」。說來那次黃仁龍簽名支持政改,實在叫暗戀他的我大跌眼鏡。律政司公開支持政改,日後要檢控訴訟怎麼辦﹖你說怎麼辦﹖
2006年1月10日
沒有信報的日子
信報賣盤,和港大醫學院改名風波一樣,大家並不反對捐獻大學或打算對商業決定說三道四,而是擔憂付錢的是李氏家族。有人說過不知何時起,李氏由巿民心中的香江神話變作過街老鼠,每個動作都擊起千重浪。家族壟斷之白色恐怖,在小城心臟打了個緊緊的結。
一切都基於假設。如果信報賣了給李楷楷,而這代表了信報會因此走坊間其他報紙的商品化路線時,咁…
以後在地鐵早班車上沒有了身份象徵的道具。我是如此虛榮,七百萬人裡的五萬份之一,在地鐵閱讀信報較手拿一份免費報紙小資得多,在報紙攤大聲話我要一份信報是如此這般鏗鏘有力,當報販告之信報賣晒時,額頭皺起的憂鬱,顯得我是那麼的小眾。
以後我在星記等返夜學看什麼﹖在小城政治不起波瀾的時間,咳,我不會在學校訂閱的明報和家裡訂閱蘋果以外多訂一份報紙,那麼就會在星記看信報。Wallpaper也會看,但只限圖像,十五分鐘眼晴遊蕩過絕色酒店後,應該坐落哪裡等返學﹖
以後在課堂教比較各報章特色時,會不會出現一眾報紙皆七彩印刷大圖少字﹖階級分層與閱報習慣的教案看來要修改修改。用南早就都得既,我諗。
當然,日後小城發生大事,何處覓評論去﹖文藝人的消息會不會被腰斬﹖會不會多了百佳廣告﹖咦,如果電盈試過上樓拍我屋企門(李氏屋邨)推銷寬頻,日後買信報會不會有折扣﹖
大財團收購又會不會出現好結果﹖《茶杯》屬湯系,其出版不失為小城小資品味出路,有心有力最緊要有錢。用出版和雜誌來比較報紙的社會功能可能不恰當,不過話事人想話幾多事,希望楷楷心照。
一切一切,都假設賣盤予楷楷信報會商品化,歸咎楷楷是小資身份標籤的負累。如有雷同,實屬不幸。
***各家之言摘錄︰Letter from China
Martin 反對信報賣盤(按︰究竟仲有邊個想買﹖可不可以讀者決定﹖)
港燦致曹孔方書
2006年1月8日
教師自殺
今日係人見到我都問︰「又有教師自殺,你點睇﹖」或者「咩你地做教書既真係咁辛苦咩﹖」
其實我最怕人家問我「發生左XXX,你點睇﹖」例如︰「七一遊行你點睇﹖」「世貿示威你點睇﹖」或者「政改你點睇﹖」咁大個題目,你想我講邊忽,交際應酬之便都講清楚D呀唔該。心情唔好果日,就一句飛埋去「咁大個題目你叫我點講姐﹖」(皺著眉)。而且,你又知我有意見﹖我思考好選擇性同好睇心情,我唔係D思考型既人黎嫁。
至於那條「咩你地做教書既真係咁辛苦咩﹖」我不懂如何回答。在香港,超時工作已是必然的習慣,沒有人敢準時放工。從商的李老闆(即係我老豆)成日都話,搵食艱難,要比別人多走幾步才有生意做,加上以前那份工作的經驗,我不覺得教書好難好辛苦,只是覺得教學工作濕濕碎碎,好麻煩同好花時間。我以往做的那份工作,上下班不定時,公眾假期還要上班,不適合自己的性格和需要,就辭掉了。現在這份工作比以往那份的壓力少得多,假期多,也有意義,晚上還有時期上夜學,充實自己,多快活。
我的情況在教界中可能並「不正常」,工作量亦因校和因科而異。 教書唯一較辛苦,是要很早很早起床,這對貪睡的我來說最要命。香港地,遲放工是閒事,只是教書的比人早上班,休息時間便更短了吧。
次 次有教師自殺就好大件事,想是社會對教師有期望和定型,覺得教書既任重道遠,一定要體魄強健,心理健康,學識淵博,說話謹慎,彬彬有禮,諸如此類。但教書 只是一個行業,社會對這個行業添了很多附加值,大家都有盼望、有要求。好似李太睇開個中醫咁,最近週日不應診,因為政府要中醫考牌,掛牌幾十年都要去上 堂。裝修搭棚都要上堂同向政府登記。其實行行都辛苦,你看看港燦最近談他的工作生活,心想這還是人還是生活嗎﹖
報 章報道的公式是將自殺與自殺者的行業和背景連在一起。元旦有醫生自殺,就話醫管局削資源,醫生壓力大。教師自殺的潛台詞就一定係教改壓力,話社會要求高左 啦教師多左好多野做好大壓力,張文光等人就跳出來叫教統局好好反省。如果有個洗碗既或者新移民跳樓,報紙又搵幾個慘無人道的個案來賺人熱淚。但人人抗逆力 不同,自殺也有很多原因,是工作,是生活,還是隱藏在內心無人知曉的秘密﹖都隨著火花泥土永不見天,猜度只是聊勝於無,知來者之可追,卻於已發生的事無 補。
與 其不斷透視個別行業的壓力,我們是不是更應看看這個社會出了什麼毛病,為何工作佔據了時間,生活卻不知所踪﹖為什麼超時工作變了必然﹖我們有多少心力時間關懷身邊的人﹖聖誕假我過得很悠 閒,回學校改簿,在家裡備課,騰出了時間看書做手工上夜學給朋回電友,假期後第一個星期教得不知多暢順,心情沒那麼繃緊,學生都鬧少幾個。
為何獨獨教師跳樓就咁大件事﹖你可能覺得我涼薄,不是教主科,沒有縮班壓力經濟壓力,所以風涼。但我仍然覺得與其喊兩句「孩子在等我們啊」的雞皮話,我寧願自我調節,好好生活,尋找出路。
祝各位同工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