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向報紙獻媚,想借幾日專欄來寫。被告知所獻計策乏味又似新聞,未夠個人與生活化。自我憐憫一番,老總知悉現在的新聞乏善可陳固然值得欣喜,其未能洞察國際形勢先行一步與民間團體互惠互利亦無大礙。
大題目為氣候變化,愚見認為其最個人化之表現,在於SUPPOSED寒冬可享受十八九度高溫(隨團附送猛烈太陽),避免冬日街頭本地人民與西方遊客之衣裝對比濃烈。再上層樓,日前安倍晉三訪英,為加重日本晉身國際戲碼,亦不妨提到日本如何在氣候變化議題上與各國合作。加上前車戈爾可鑑,全球暖化提升到外交層面,氣候經濟蓬勃發展,正處處挑戰各國人民感情。
氣候已成,吃了老總的葡萄也不特別覺酸。只是議題本質像霧又似花,如何就此來個感情大告解,賣賣諸如「全球暖化之我自堅強篇」、「氣候轉變社區聯盟猩星SING」或「集體回憶溫室效應」等絕世好Q,唯儲起來待閒時用來R爆頭。
4 則留言:
「被告知所獻計策乏味又似新聞,未夠個人與生活化。」
此至言也。除了專欄,連有水準的風月文章也不多見。以前的《成報》,到現在的《男極圈》《月亮》和《豪情》,內中文章水準無以為繼,只有「中環托派」仍可支撐。如鍾偉民「醬油童話集」那種水平的風月文字,也不多見了。現在是圖片視像當道。
匆忙的港人最缺乏生活,連寫字的人都要為趕稿而生,佢地寫出來的東西如何不枯燥哉?日月人言經濟之欄,這十年來能屹立不搖者實太少了……上wisenews 睇算啦。
「自我憐憫一番,老總知悉現在的新聞乏善可陳固然值得欣喜,其未能洞察國際形勢先行一步與民間團體互惠互利亦無大礙。」
講得好。以前未有internet,專欄是讀者窺探世界的天窗,作者識人所不識,故有市場也;只不過今時今日借多粥少,市場飽和,文字價格貶值。民間團體之生態亦然,唔知幾時會市場飽和呢?
上星期五晚(12/1)的港台節目《講東講西》,請了林超榮作嘉賓,大談文字界的苦樂。超人自嘲夕陽武士,意味深長。
咩事?咩事?你這樣說,我是心中有慚的。講明先:我約你食飯o者,無話請你食飯喎……唔好玩我啦。
對於missy的最後一段,最有同感。早前自以為寫了一篇近期的佳作,雄心壯志(回首看就知自己其實是天真爛漫)地寄到報館去。收到的回覆是,對不起,我們稿擠喎~ 前輩說就是因為缺乏名氣所致,同時我又猜度不知是否因貴機構的「名氣」有關(因拙文有提及貴機構嘛)。
藏鏡人提起風月文章,係喎,真係無咩見喎。以前連日追小說的歲月,也一去不復返。
如果不是紙上媒體仍有些剩餘價值,我個人根本就不想考慮。Blog本身就是一個專欄,又有自由度,而且也可以一夜成名,隨手數得出一批知名Blog,比任何一個報紙作家也不遜色,且更具水準。Miss的Blog也屬受歡迎blog之列。
此外,日月系報紙自從伐木商人張曉卿拿督入主以來,一直毫無好感,最近在大馬又爆一鑊。(多謝黃世澤提供資料)
香港寫報章最大問題是什麼?那是你寫東西左就右就,個個都驚去得太盡,結果寫到無厘生氣。
我既寫報章專欄,又寫blog,但論好玩,還是blog。
發佈留言